山东软科学研究会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动态 > 科技发展

“平台+基金+技术” ——济宁产研院推动产业发展模式探索

文章来源:软科学  日期:2020-12-09     点击:

济宁市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煤炭及煤化工产业比重较大,创新源头的高等院校较少,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缺乏,内生发展动力不足。济宁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于2018年12月成立济宁市产业技术研究院,旨在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动能,打造成济宁市新旧动能转换、双招双引的创新平台,济宁市创新驱动发展的引领者和重要引擎。

一、地方政府积极探索、搭建平台

1.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市财政每年设立1亿元济宁产研院专项发展资金,并纳入年度预算,对济宁产研院的建设、运行和业务开展予以稳定支持。设立产研院专项资金实体账户,突破现有财政资金零余额账户限制,每年专项资金足额拨付至实体账户,充分赋予产研院经费支配自主权。

2.给予充足物理空间保障。济宁高新区在其核心区拿出一栋1万平方米精装修科研孵化楼作为产研院总部。济宁经济开发区拿出5栋标准厂房,提供给产研院作为引进产业化项目生产用房。济宁各县(市、区)优先为产研院引进产业化项目提供土地指标。

3.强化人才团队激励。引进中科院核心运行管理团队,面向社会公开高薪招聘高层次人才,形成高学历、年轻化、有活力、能抗压的精干运营团队。试行建立有力度的员工激励与奖励暂行办法,建立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人人有工作压力的人事管理制度,充分调动单位员工工作积极性。

4.探索体制机制创新。保留事业单位框架,突出企业化管理,赋予四不像典型特征的活力。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充分赋予院长人事、财务等管理自主权,推动产研院高效快速运转。充分发挥产研院体制机制优势,做政府部门、高校院所不适合做,企业又做不了的事,打通科研成果转移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有效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

二、坚持项目为王,基金引导,市场化运作

1.初期将项目引进作为首要任务。初期项目为王,以市场化方式引进产业化项目为主,在确保生存的基础上,打造适合产研院的投资体系与造血能力,时间约三年。产研院成效初现,引进30个以上国内先进水平的产业化项目,每年形成税收与财政拨款持平,通过基金投资退出,形成部分财政拨款以外的财力,具备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2.建立基金引导项目引进机制。将基金作为引进产业化项目的主要手段,济宁产研院联合山东产研院和县市区政府成立三支产业化基金,基金规模3.8亿元,并不断放大。在项目引进上坚持高标准,只引进符合当地产业导向、且技术工艺术先进,高产出的项目。具体流程包括:市产研院项目收集储备、市产研院与项目落户地县(市、区)考察联审,专家论证,基金尽调,市产研院院务会过会决策。

3.建立项目投资风险共担机制。坚持风险共担原则,引进支持重点产业化项目的前提是项目团队个人按10%以上比例现金出资捆绑项目,形成风险共同承担机制。坚持团队主导原则,以股权投资形式支持重点产业化项目落地,市产研院基金参股不控股,占股比例不超过30%,让项目团队做主人,最大限度激发创业团队积极性。

4.建立完善的项目服务体系。成立产业服务部,服务于项目对接、引进、落地全过程,建立项目专人负责机制,提供“保姆式”服务。同时,建立投资项目包保制度,对产研院投资项目分别明确一名院领导+一名部长跟进,形成专门工作团队,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总投资30亿元、年产值100亿元、税收20亿元的聚氨酯新材料项目,从洽谈到开工仅用48天,刷新了济宁引进项目新纪录。

三、聚焦先进技术,亮点频现

1.聚焦高科技产业化项目。产研院坚持高标准只引进国内领先的核心技术。聚氨酯催化剂和环氧树脂固化剂项目技术打破了我国该领域高端产品80%以上依赖进口的国外垄断局面;高速激光熔覆装备制造技术打破了发达国家对中国技术封锁;伺服电机控制器及解码器项目技术解决了智能制造核心部件伺服电机和其驱动器等核心部件的国产化。

2.以少量政府资金撬动社会资本。充分发挥产研院资金引导作用,拓宽投融资渠道,产研院投资7000万元,带动县区及外部投资约40亿元,“四两拨千金”,起到了以较少资金撬动较多社会资本和集聚创新资源的作用,放大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能。

3.推动地方产业发展效果初现。济宁产研院以理念创新和运行模式创新为突破,先后引进24个创新团队,落地了24个高质量产业化项目。其中,开工建设5个,实现销售8个,产值1.46亿元。在济宁经开区落地高速激光熔覆设备制造、高精密伺服电机制造等项目,初步形成高端装备产业集聚。在汶上县落地氨酯和环氧树脂新材料、年产50000吨纳米复合材料产品等项目,初步形成新材料产业集聚。

在引进产业化项目的同时,产研院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与30余家高校院所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成为中科院山东综合技术转化中心济宁中心,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济宁分院,分领域、分产业不定期举办技术对接交流活动,实现技术与需求有效对接。另外,济宁产研院全面构建创新体系,组建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工业机器人、精细化工、食用菌领域专业研究所6家,联合县区政府及开发区共同组建一批产业技术研究所打造“一区一业一所”体系,形成服务全市产业发展合力。


联 系 人: 陈老师 官方网站:www.sdrkx.org
联系电话:13969121275 鲁ICP备12085344号-1
地 址:山东省千佛山东二路19号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8 山东软科学研究会